以线下书院形态的实体康养旅居基地和线上读书会会员交流的形式,凝聚万千对中华养生文化和乡村旅居兴趣浓厚的会员,首先走进巴山书院(恩施核桃庄园),接着走进全国东西南北中的若干家联盟书院(康养基地)休闲康养,并逐步习惯于消费联盟书院所在边远山区的土特产。

我们发起成立巴山书院的目的,旨在通过思想精神层面的输出,抚慰心灵,并以文化引导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合乎法理的财富获取,以达到社会和谐、人人幸福的美好愿望。
从历史上看,岳麓书院等民间一度成为传播文化、创新思想的主要阵地。当今除了国家正规高等知识教育外,尚没有其他真正合乎中国人文的思想精神层面的教育机构,曾经的一些民间书院也因经济状况不佳而无法正常开展学术活动,实在可惜。有识之士,定当振臂一挥,探寻人们身心健康的解决之道。

书院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耕读传家和田园山水的完美结合。随着国家的崛起,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效复兴。作为文化传承,凝聚民族力量的书院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众层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和喜爱。当然,现代的书院既有着古代书院的传承功能,也有着商业开拓功能。
我们发起成立的巴山书院,实行公司化运作,主要定位——立足世界硒都湖北恩施,以巴东县野三关核桃庄园为根据地(基础是一千亩核桃林和一百二十间康养房),打好大健康牌,倡导健康旅居生活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聚集各地前来恩施旅游旅居的客源,同时把恩施的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出去。让恩施部分乡村受益,也让巴山书院成为收益良好的文化养生运营机构。一句话,巴山书院致力于成为恩施人员进来、特产出山标志性的一个文化符号。
巴山书院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精神家园的守候重任,书院通过线上空中课堂、线下研学、康养旅居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健康养生哲学和24节气康养旅居密切结合,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推广绿色生态的全新生活方式。
巴山书院三大功能:(1)弘扬健康哲学,落地康养基地;(2)提炼人文内核,打造创意产业;(3)倡导教化育人,广推公益授受。
巴山书院立足康养基本业务,将开展《健康哲学》、《四度思维》、《商以载道》系列讲座,以及《国学新讲》系列(《论语新说》、《弟子新规》等),传播正统而实用的文化思想。

保护生态资源,守候精神家园,为乡村振兴献策献力,让巴山书院成为恩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项目业务
目前有客房120间,可以同时接待180人左右旅居食宿。
湖北恩施康养自然资源发现与价值整合。
康养特色小镇的创意策划,为恩施区域内的农文旅项目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策划。
旅居客源和特产销售,做好都市社区和乡村农户之间消费的链接(第一阶段正在推进野三关庙坪村对接武汉岳家嘴社区、机安社区)。
健康哲学系列讲座,以此树立巴山书院文化形象
健康讲座以文化学者、作家桑叶(桑卫坤)老师(深圳),和《易经》专家、企业管理专家甄书恒老师(长沙)讲解为主,起初阶段不刻意追求书院的硬件设施,抓好软文化建设,可以在不同的场地安排健康讲座。
以恩施特产为货源,打造适合企事业单位发福利的恩施大礼包。
承接政府相应课题调研。
康养民宿管理和管家培训。
恩施研学线路的研制和业务开展。

项目寻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作为巴山书院的联合创始人。条件是三观正派,喜爱恩施山水田园,愿意为恩施乡村振兴做一定贡献。
项目发起人
温盛舒,中国最美县域课题组执行组长、恩施核桃庄园庄主
桑 叶,健康哲学专家、文化学者、作家
甄书恒,易经专家、企业管理专家